Yun OS的小夥伴不止30家,超過40家,而且不乏大廠商
從阿里每次對外公佈的合作廠商情況來看,只能瞭解到10家左右。但根據工信部入網資料,截至今年10月15日,使用Yun OS的手機廠商42家、76款手機。加上剛剛合作的魅族MX4及飛利浦I966,應該是43家小夥伴,推出78款手機。其中,超過八成的手機廠商在深圳,平均每款手機銷量10多萬部。
為什麼阿里公佈的只有30多家呢?個人推測,有些合作廠商雖然通過了工信部入網測試,但在尋求運營商定製的過程中失敗,最終手機沒有上市銷售,也沒有被阿里計算在列。具體研究幾家廠商。
1、不乏大廠商,未來有進一步合作可能
今年3月酷派入網1款使用YunOS的手機Coolpad 8079_T00,這款產品沒有上市,或者悄悄走了運營商渠道。酷派的體量是魅族的幾倍,在國內市場排名TOP5。可以判斷:今年以來,YunOS一直在尋找與大廠商的合作,不排除未來與酷派等大廠商進一步合作的可能。
2、天語貢獻最大,也是最早放棄合作的
說居功至偉也不為過,因為天語是YunOS最早的應用者、持續最佳化的推動者、大部分銷量的貢獻者。
天語是YunOS的第一個合作伙伴,2011年和2012年連續兩年推出了四款產品,天語W700、W800、小黃蜂和大黃蜂。2012年5月阿里公佈手機銷量(主要只前兩款)突破100萬部,2012年8月天語董事長榮秀麗接受採訪時表示,大小黃蜂累計銷量達300萬部。對比Yun OS終端使用者1000多萬來看,天語手機銷售佔30%-40%。
業內曾有阿里入股天語的傳聞,最終不歡而散。痛失天語,對YunOS是極大的損失。
3、海爾與宏碁都是OHA成員,卻因為不同的原因停止合作
2012年宏碁準備了兩款阿里雲手機,在釋出會前被谷歌緊急叫停,理由是要遵守OHA(以谷歌為核心的開放手機聯盟)成員的承諾,支援統一的Android平臺(谷歌Android),不釋出不相容的Android(YunOS)。YunOS與安卓的關係,這裡不做解釋。
大陸手機廠商中,海爾進入OHA排在前五(其他四位中興、華為、聯想、OPPO),但是海爾並沒有被谷歌叫停。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爭取手機廠商的時候,OHA因素是個較大隱患,但並不是完全不可以。魅族李楠在談及OHA時也表示,雖然魅族不是OHA成員,在未來國際化拓展中,也存在這方面的風險,但相信真到這一步的時候,局面會有所改變。
海爾只推出一款YunOS手機,宣傳聲勢很大,但銷售效果並不理想。3個月後海爾推出智慧手機與智慧電視、電腦多屏互動,除這一款手機外,其餘使用的都是Android系統。之後沒有更進一步的合作。
4、小廠商們的訴求,YunOS抓住了什麼痛點?
只有雙方都找到了利益點,才會一拍而合。
2011年-2012年,Yun OS只做系統平臺,合作伙伴只有天語、海爾、宏碁三家,基本屬於中國產二線廠商,還是有一定名氣的。但三家的合作都以失敗告終。
2013年開始,Yun OS採取生態戰略。所謂生態戰略,是指阿里巴巴透過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及雲計算方面的能力,聯合市面上優秀的設計公司、硬體廠商、通訊運營商、開發者,資源互補,打造一套良性生態體系,幫助產業鏈上包括終端手機廠商在內的各環節都能獲得市場空間和競爭優勢。
這個生態中,有小廠商們最需要的東西。一是作業系統的二次開發難度下降,可以節省成本。二是淘寶、天貓平臺成為手機銷售的重要渠道,促進品牌曝光與銷量提升。三是阿里巴巴投入10億元扶持應用開發者和廠商,尤其是與廠商的銷量分成機制,可以拿到實實在在的利潤。
5、有些優秀的小夥伴,為什麼會離開?
生態體系中的小夥伴,有合作一次就走的,比如小辣椒、康佳、朵唯、夏新。也有合作比較多的,比如卓普推出7款手機、歐奇5款、英特奇5款、基伍4款、波導3款、飛利浦3款。為什麼有的夥伴會離開?分析有以下原因。
第一,YunOS的穩定性依然有待提升,成熟度有待提高。我向幾家運營商料瞭解阿里雲手機入庫測試情況,YunOS3.0之前測試輪次較多,軟硬體結合適配等方面仍需提高。也有一些卓普手機使用者反應,“阿里的系統幾個月都不更新一次,很多新的應用都裝不上。”另外,隨著合作伙伴數量的增加,阿里在技術支援上也有所減少。
第二,YunOS可以降低作業系統二次開發成本不假,但更換平臺的學習與適應成本也並不低。
第三,阿里的電商平臺,並沒有給所有小廠商曝光機會。當然,這裡面可能是小廠商自己的產品不過關。也有些小廠商本來也沒有想借助阿里的渠道平臺,因為上面沒有多少他們的使用者群體。
第四,YunOS在概念上比較超前,很多手機使用者無需這麼“高階”的東西。尤其是在網路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雲服務沒有優勢。而小廠商的使用者,在網路及ARPU方面,表現都很一般。
Yun OS與魅族合作後,對小夥伴們有何影響,小夥伴們命數幾何?
國內真正做手機作業系統的,有中移動OMS、中聯通沃OS、以及熱熱鬧鬧的COS,均不成功,阿里是走的最遠的。從YunOS釋出會工信部、科技部官員表態及YunOS進入政府採購目錄來看,阿里也將獲得國家的大力扶持。YunOS即將迎來快速發展。
阿里的野心是要打造一箇中國Android。在阿里的雲端戰略中,已經大量佈局移動生活應用,智慧手機等硬體產品承擔著讓阿里移動電子商務落地的重要使命。所以,在未來的戰略中,小廠商依然是重要的力量,只不過,要遵守阿里的規則。可以做出判斷,在運營商壓降費用之後,阿里將成為定製手機的重要力量,在產業鏈內的話語權逐步提升,這方面,阿里與運營商必有一戰。
在爭奪產業鏈話語權的過程中,有幾步是必須要走的。比如,產品佈局要包括高中低端,剛推出的飛利浦手機3000元以上,塑造高階形象。比如,手機廠商要大小兼顧,要在網際網路渠道、社會渠道、運營商渠道都有佈局。這裡,魅族的合作是重要的一步,對於YunOS品牌度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比如,快速提升銷量規模,1000萬的量與運營商體系下上億的銷量比,相差還遠。
如果從繼續培養中小廠商的角度出發,這些事情,阿里可能會加強,也算是我的建議。
1、技術支援。小廠商往往在技術實力上有所欠缺,這會加大開發週期。加強與小廠商的溝通交流,提供更多的支援與服務,會更得小廠商之心。